這些年,對於老屋開始有更多的關注,
也開始興起老屋改建或是老屋翻新,
咖啡店開在百年的老屋裡,
啜一口溫熱的咖啡配上老屋的氣氛,
發思古之幽情,
也有許多老房經過改建後,
慢慢讓大家看到以前老房子的美,
厚實的樓梯,暗藏趣味的磨石子,或是精緻細膩的窗花,
保留原本的古意,回到那個年代的美好。
台南有許多的小巷,鑽進小巷內是到台南玩的尋寶遊戲,
一間又一間比你我都還老的房子,
承載著時間的記憶,牆上的斑駁,生鏽的鐵窗花,
都一一述說那時候的故事,
台南中西區是以前的繁華區,
有百年的包子,有百年的廟宇,有近百的老屋,
圍著圓環向外發展,
發展出一個又一個有意思的區域。
在中山路上的巷口,
每年做十六歲顯得熱鬧的開隆宮旁,
有一棟近百年的老房子,
今年換了樣貌,但依然保留老房子的點滴,
其實蠻懷念以前樣貌的,
默默的、靜靜的守在巷口,
車水馬龍的中山路轉進這個巷子,
忽然變得安靜,但映入眼簾卻是像老朋友般靜靜等待著的他,
雖然暗暗的店內,卻賣著滿滿五金,
等著為這一帶的居民解決生活小事,
現在依然保留著以前賣五金時的招牌,
保存著那時的美好。
以前的樣貌,用紙膠帶完整拼貼出來,
貼上盞盞燈籠保留節慶時的熱鬧,
即使不再是那樣的面貌,
但那時的氛圍依然留下,
或許是那種暖心的感動,
當完成時,是開心的,且富有成就感的,
希望大家能看到老房子的美。
從外的建築體開始拼貼,
利用撕貼把牆壁斑駁的感覺表現出來,
小小陽台就用類似的顏色拼貼,
深淺搭配把硬體的立體感貼出來,
其實一開始還有點灰心,
不過漸漸地,好像就成了這個模樣。
裡頭本是昏暗的,但為了表現賣的是滿滿的五金,
所以用各式各樣的形狀和顏色表現老五金行的"誠意",
有掃把、拖把、桶子、杯子大大小小的東西,
拼貼起來也是一番功夫。
以前的紅綠色塑膠掃帚倚靠在牆上。
店面拼貼起來,是滿滿的感覺,
只要一問老闆,一定會幫你找到方法解決的;
牆上倚靠著掃落葉的竹掃把,想起以前小學的每天打掃時間。
最瘋狂的應該是招牌了吧,
為了要表現書法字型,整個豁出去了,
用紅色紙膠帶慢慢拼貼,
一橫一捺都細細刻劃,旁邊的小字就簡單掠過吧,哈哈!
小小的門牌,超迷你的,
大愛招牌上的陰影,有斑駁的時光感,
很喜歡很喜歡。
小陽台上的窗花到最後也受不了,
還是把他們都一一貼出來,
以前的建築連細節都很講究,
才是現在大家如此喜歡的原因吧!
貼起來的空間感好像還不錯,
就這樣完成了心中很想完成的樣子,
有種功力大增的成就感。
陰影有很努力的做,所以好像怎麼拍都不錯,
真得很喜歡招牌這邊的處理,跟遮陽棚搭配剛好有做出層次感。
換個角度拍,好像也行,
只能說招牌太美,
現在的店面也特地保留這招牌,
實在太有時間感了~~~~
從另一個方向看,有從巷口看著他的感覺,
有時從這巷口看去,背著光雖然看不清楚他的模樣,
但一靠近卻有種熟悉感,
啊,那就是老房子的迷人呀!!!
完成圖正面照,拍起來蠻有氣勢,
真的很開心有貼成這棟老房子,
其實一直放在心上,希望能有自己的方式呈現,
沒想到就瘋狂的利用紙膠帶完完全全的貼出他來,
能表現出他的迷人,那種默默守護巷口的質樸,
真是太開心了,
一度想放棄的我,看到這張真的太好了,
終於完成了,給自己拍拍手~~~~
南國的孩子Susan已經有粉絲專頁,會更新更多資訊在FB上,
如果想要知道發漏Susan大小事,
可以到FB按讚喔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