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膠帶拼貼又來啦~~~,
繼上次利用撕貼的方式拼貼出可愛動物之後,
想了想,撕貼的感覺蠻適合來拼貼莫內的畫,
莫內的筆觸、顏料的堆疊,
或許可以用紙膠帶一點一點的堆疊出來,
就這樣,
一直撕一直貼,
一點一滴把整幅畫完成,
希望能表現出莫內眼中的光影變化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試著忘卻你眼前的一切,
不論它是一株樹,
或是一片田野;
只要想像這兒是一個小方塊的藍,
這兒是長方形的粉紅,
這兒是長條紋的黃色,
並照你認為的去畫便是…。」
~~莫內
莫內1870年代的作品都以一種不精細畫的方式,
呈現眼中所看到的世界,
雜陳的色彩彼處進入視覺混合而成的光影。
剛好這樣可以用撕貼的方式來貼貼看莫內的畫,
撕貼的堆疊可以表現莫內的筆觸,
就這樣開始捲袖挑戰~~~
先把原畫尺寸縮小四分之一,
一來方便拼貼、節省紙膠帶的用量,
二來之後也好保存作品,
打好簡單草稿就開始撕貼了~~~~
先從最遠的地方開始貼,
就這樣出動了全部的綠色紙膠帶,
利用不同的撕法創造不同的筆觸,
一層一層的疊,
先淺後深,再疊上亮點,
就這樣一去不復返~~~~(.......)
當然開始了,就沒有放棄的理由,
至少拼貼出來還有點樣子,
繼續GOGOGO!
池上的倒影最難,但依循著原畫上的樣子拼貼著,
上頭還有點點睡蓮,
那就先貼上純倒影的部份,之後睡蓮的部份可以再加上去,
綠色的紙膠帶彼此堆疊,利用不同的色系創造出不同質感的綠。
池上的點點睡蓮就可以用多點顏色,
先留下白色的睡蓮位子,再利用各種顏色拼貼,
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樣,這裡就用點粉用點紫色來點綴,
還有藍色來表現池塘的水波。
到這裡已經花費許多時間,撕撕撕撕撕撕撕撕~~~~
貼貼貼貼,效果還不錯,
光影的變化好像有點模樣~~
最前面的池岸的部份,用深色的紙膠帶拼貼,
用MT的北歐森林迷藏剛剛好,
上面有花樣,有紅有綠有白,
就這樣隨意當做河岸的土及花。
大致都貼完了,只剩下橋的部份,
橋也是蠻難的,因為莫內若有似無的筆觸,
讓橋的紙膠帶拼貼不能太刻意,利用細小的色塊拼貼出橋的光影,
也花了不少的時間,呼~~~~
終於
千呼萬喚始出來~~~~~~
經過修修補補,撕了又撕,貼了又貼,
終於還上得了檯面了~~~
整體的效果還不錯,
光影的變化,若有似無的色彩堆疊,
利用撕貼的毛邊效果表現出來,
好像有幾分相似~~~
這次出動了自己收集的綠色系紙膠帶們,
不管是圖紋圖案的或是素色,
不同的紙膠帶堆疊就能拼貼出不同層次的綠,
撕貼撕越細,跟原圖的筆觸越像,
紙膠帶的顏色也比顏料來的鮮豔,
所以拼貼出來的效果會繽紛許多。
這張圖所用的紙膠帶們,素色大軍是降低花色的最佳軍師,
讓整張圖不會因為花色紙膠帶而變得花嚕嚕。
背景白白的,這樣蠻像一幅畫的,
不知道這樣不說是紙膠帶拼貼出來的,
會看得出來是紙膠帶撕貼出來的嗎?!
左拍右拍,把所用到紙膠帶一起拍一拍,
好像還蠻有樣子的,
但是也花了不少時間,因為是急不得的!!
經過這樣的挑戰之後,
沒想到不同的綠也能貼出這樣的層次,
從最淺貼到最深,利用一點藍點綴一下,
用一點黃提點一下亮點,
還有不同的撕法,小塊小塊的撕,長條長條的撕,
就能表現植物的樣貌。
其實貼起來整張變厚厚的,
一層加一層,一層加一層,
撕出來的毛邊表現莫內的筆觸剛剛好,
只是橋的部份,不同的藍要撕貼得很細,
花了不少工夫,需要不少耐心。
池面上的水波及睡蓮,也是疊到厚厚的,
紙膠帶經過撕之後,毛邊彼此交疊,
還有紙膠帶的透明度,創造出更多的顏色及層次。
如柳樹般的樹,剛好撕長條當做柳葉的模樣,
綠色的格紋一點點綴,讓柳葉有飄逸感,
不同方向的堆疊,區別區域也給植物一點生意。
這次的挑戰效果很棒,當然花了不少時間,
一點一點的把紙膠帶填上,
完成之後的成就感,當看到成品,
真的要給自己拍拍手,
終於完成了~~~~
希望大家會喜歡,
透過紙膠帶拼貼,能看見莫內眼中的那座花園!
南國的孩子Susan已經有粉絲專頁,會更新更多資訊在FB上,
如果想要知道發漏Susan大小事,
可以到FB按讚喔!!!!